鄉土踏查記錄


主        題 : 延平街巷內的小廟
地        址 : 延吉街47巷內
電        話 : 02-22639561
廟        婆 : 賴秀琴 女士
主        神 : 土地公、土地婆
供奉時間 : 百年以上
生        日 : 二月初二(農曆)
得  道  日 : 六月十五(農曆)
製  作  群 :
素玉、千萍、雅莉、秀季

 

 內   容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在台灣土地公是最常見的神明;而和中國人的關係也最深。最早的土地公廟大部份都建在大樹下的樹洞,或是在石山的洞穴內裡;在平地上會用三到四片的石板搭建成「石棚」,然後選一塊好像「人形」的石頭,綁上紅色的絲布來讓人民供奉、拜拜。到了每年二月十六日土地公生日的時候,附近的居民就會自動準備香禮和豐盛的祭品來祭拜。隨著經濟的進步,比較大的村落裡的土地公,因為拜拜的人多就會建廟來供奉,而原來代表土地公的石頭,也就漸漸換成石雕或是木雕的土地公金身。有趣的是土地公因管理的範圍有大小之分,因此就有官階高低的差別;在媽祖田路口的「慈安宮」,原是乾隆年間媽祖田的「開庄土地公」,因此在當地居民的心目中,土地公的地位是相當高的。

  •   和信徒互動非常單純無辦其他活動

  •   信徒只是前來祈福

  •   信徒來自 延和里、延寮里、延壽里、延吉街 等

  •   土地公生日和得道日當天人潮熱絡香火鼎盛

 

可 做 教 材 之 內 容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 能了解民間最常祭拜的神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 了解土地公神像的容貌及生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 知道慶祝活動的方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.  知道土地公旁的副配祀神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.  土地公的由來